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友风采 > 校友文苑 > 正文

校友文苑

弦歌迎初度 十载梦扬州

2007-2011,瘦西湖畔,扬州大学。

四年的大学岁月,始于“一二一”,终于“三二一”——一群刚刚迈过“成年”门槛的年轻人,在同一座学园、于同一间课室、学同一门专业、居同一幢宿舍。在彼此经历“求同存异”的磨合后,不觉光阴的流逝,懵懂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稚气未脱到成熟稳重。1400多天,终成指尖流沙。

2015-2019,依旧是这座学园,在职硕士。

“在职”二字,对于“自家人”来说略显生分,对于“内行人”来说显得“草根”——但其实于我而言,更多的是珍惜。暑期,20多天的集中学习;国庆假期 ,强度不小的论文集中修改。断断续续又是四年,终于在2019年的初夏获得硕士学位。

2021,“本科毕业”整十年。

回首来时路,白云深几重。“母校”给予自己的烙印,始终是生命中无法抹去的底色,是根植于内心的一段音律。很多时候,一个人、一本书、一段话、一件事,都能成为触发这段音律的“因子”。

每一所大学,都是有其独特的精神品格的。十年之后,我试图拼凑记忆的碎片,从而还原我心中的“大学精神”,以此开启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十年。

 

“严谨且内敛”的治学态度

 “严谨、深沉、内敛、低调”——这四个词语是刘建臻老师对历史学专业师生的定位。十多年来,深以为然。无论是在本科还是在硕士阶段,我所遇到的同学和老师,他们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守护着历史学专业的尊严和底线。

徐俊祥老师的古代史课程、先秦诸子课程,细腻扎实、思辨深邃,把他个人的史学思考融入其中;王嘉川老师的历史文学课程、论文写作课程,旁征博引、包容万象,他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便是学生们最好的榜样。崔剑老师是我的本科论文导师,磅礴大气的他,对我的论文给予了高屋建瓴的指导,让我能坚持做完一篇枯燥但颇有价值的述评类论文。

朱煜老师指导我参加扬大首届师范生说课大赛,获得一等奖;后来朱老师又成为我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指导我完成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朱老师沉稳、细致、耐心的性格,给我带来莫大的影响:说课比赛时,日复一日的训练,从选择课题到撰写讲稿,从制作课件到模拟演练,朱老师每一个环节都替我们把关、修改,每一个细节都替我们考虑周全。在指导我的硕士论文时,由于非脱产学习,和朱老师见面的机会很少,朱老师和我通过电话、qq交流文章修改的意见,反复调整文章的结构框架和观点视角,反复打磨提升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用这句话形容这群可爱的老师,再贴切不过了。

 

“自信且温柔”的学园气质

也许有人会说,扬州大学,一个“四非”高校,值得这样“吹捧”吗?我想说,每一座学校都是有她的独特气质的,这种“气质”会影响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

扬大人是自信的,这种自信来源于向上的韧劲。我所就读的社会发展学院,纯文科。但是,这里有学术领域的专家,有好学上进的学生,有创意十足的学生活动。我的班主任孔祥军老师,四年时间里坚持组织读书小组,通过专业上的引领,成为课堂学习之外非常有益的补充。团委书记陈克勤老师,对学生工作有独特的想法和思路,宿舍6s管理、“超越梦想训练营”等非常多的“金点子”,使学院的团学工作成为一张名片。

扬大人是温柔的,这种温柔得益于城市的底蕴。扬州是一座旅游城市,在“苏中”这个版块上,安静地犹如一个温婉的女子。相比于一、二线城市的快节奏、高速度,扬州的城柔美在于她恰到好处的秀丽妩媚,在于城市品格和校园气质的相得益彰。扬州大学的校区多,各个校区不同的景色,让整个学校既有书卷气,又有园林风;既有直观活泼的现代感,又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既有宽阔大气的内外空间,又有匠心巧思的校园景致。

 

“坚定且包容”的价值认同

 “扬大人”是坚定的,坚定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实现人生的追求;“扬大人”是包容的,每个青年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度过难忘的时光。

犹记得,大一时参加学院学生会,大二时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大三结束时参加学校的“菁英培训营”——每一段经历,都能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每一个团队,都能让智慧与奉献的火花闪现;每一次超越,都是大学校园赋能未来的青春历练。“坚苦自立”是扬大的校训,“弘扬坚苦自立的精神,就是要博学笃行、刻苦钻研,做一个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人。”诚然,扬州大学教会我坚定,坚定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去追逐;扬州大学教会我不断学习、不断超越,用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求知的执著,不断丰盈自己的人生;扬州大学教会我笃定,用实干和付出,勇毅前行,最终实现内心的“自洽”。

包容的扬大,给予多元文化共生的机会。在文化的绿洲里,学科课程的交融、教师任教学科的融合,随处可见。在公共选修课中,我曾经选择过GIS(地理信息系统)、CAD制图、戏剧文学等课程,有的出于个人爱好(比如CAD),有的则是历史学科的补充(比如GIS、戏剧文学),当然还有慕名而去,旁听过某位周姓老师火爆一时的“漫谈”课程。在老师们的身上,“学科融合”的精彩更可见一斑:记得大一时候书法课的老师是体育专业出身,更难忘引领我心理学入门的李传伟老师更是出身于机械专业。“博通”的视野,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贯通,更是理念的更新和臻善。

 

回望,扬州城里葱绿郁郁的春天、生机勃勃的夏日、明亮皎洁的秋月、雪白冷寂的冬夜,都是最珍贵的青春印记。诗和远方,以及所有的热爱,都已融入扬大的力量。

 

(作者系我校历史学教育专业2011届,2019届教育硕士校友。现任职于常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电话:0514-87979272  地址: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邮编:225009

Copyright © 2019 扬州大学校友会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